close

每次規劃露營行程,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。露營不像在家裡,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;在戶外,一切都得精打細算。

首先,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,特別是夏天,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。

而空間有限,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,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。再來是菜色的選擇,既要簡單易煮,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,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。

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,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。

以前光是備料,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,真的非常辛苦,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,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,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,但是事前處理(切菜,清洗)真的很繁瑣

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,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;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,非常簡單,不用過腦,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,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,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,讓我非常好奇,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,有胡椒鴨、麻辣鴨、薑母鴨、洋蔥鴨,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,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,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。

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。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,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。

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,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,而且不會過於油膩,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,也不會感到負擔。而且,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,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,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。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,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,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。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,就是他啦,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!

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,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,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,就可以快速搞定啦。

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,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,整個環境都非常好,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,就非常大推,而且帳篷用品,都已經架好,老闆服務真的很好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

地址: 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

預約住宿電話: 0921 313 067

在露營的當天,我負責準備餐具,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,說真的,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,一定要先解凍,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。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看看這個分量,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,還是滿出來了,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,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,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,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,光是等水滾,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。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所以加熱到一半後,感覺鴨肉沒那麼硬,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,不然烹煮太費時了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,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,果然就如官網說的,整隻鴨下去調理,真心不騙。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,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。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,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,直呼「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!」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,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。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,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,這一刻,我想,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。

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露營中餐-踏輕洋蔥鴨調理包

**外觀** 
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,搭配一整隻的鴨肉,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。湯的顏色偏金黃,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。

**鴨肉份量** 
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,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,肉質細緻多汁,輕輕一咬,豐富的肉汁和,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更特別的是,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,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,,湯汁浸潤其中,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。

**湯頭口感** 
湯頭非常柔和,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,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,溫潤而不膩口,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。
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 
推薦搭配蓮藕、甜玉米和菠菜,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。飲料方面,建議搭配檸檬水,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。

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-胡椒鴨,有了昨天的經驗,這次退冰後,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,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說實話,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,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,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,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。當湯鍋滾開時,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,朋友們調侃說,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「香氣宣傳大使」。

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,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,每一口都是享受,這樣的香氣和滋味,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,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。

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分享 》營地廚房的創意料理靈感,豐富用餐體

露營中餐-踏輕胡椒鴨調理包

**外觀** 
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,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,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,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。湯底的顏色清澈,帶著淡淡的琥珀色,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。

**鴨肉份量** 
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,肉質鮮嫩,煮得剛剛好,不會過老,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。

**湯頭口感** 
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,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,溫暖而不嗆,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,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,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。
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 
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,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。飲料的部分,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,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。

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:
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
這次的露營旅程,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。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,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。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,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,溫和卻令人難忘;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,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,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。

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,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,一邊聊著天,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,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,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、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。這次露營,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,而這兩道鍋物,真的超值得,份量大,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,省去備料的時間,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。期待下次露營,帶上更多美食,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。

 

 

踏輕洋蔥鴨試吃評價心得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,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,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。想像一下,在微涼的山林夜晚,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,微風輕拂下,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,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。而**踏輕鍋物**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!

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?首先,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,操作也超簡單,只需要熱水煮沸,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。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、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,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。胡椒鴨的辛香溫暖,洋蔥鴨的甘甜入味,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,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,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。踏輕洋蔥鴨露營鍋物搭配

除此之外,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,湯頭濃郁卻不油膩,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。露營時,溫度往往會較低,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,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,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,給你滿滿的能量。更棒的是,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,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,不僅滿足了味蕾,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。踏輕洋蔥鴨露營火鍋推薦

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,只需短短幾分鐘,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。當你在帳篷旁,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,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。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,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,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。踏輕洋蔥鴨試吃口感記錄

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?立即選擇踏輕鍋物,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,無論在哪裡,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!現在就行動,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!踏輕洋蔥鴨口感如何形容

期盼了一年終于迎來了過年,轉眼年就這么過了,幾乎沒有感覺,留下的只是老家湖州兩頭跑的累,和天天走親戚的煩。越來越多的人會覺得一年比一年沒有年味,越來越多的人懷念小時候的過年。現在喜歡過年的大概有兩種人,一種是小孩子,可以不要上學天天玩,還有壓歲錢,另一種就是老人,可以有機會跟孩子孫子等一起聚會,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。我對過年也充滿著期待,期待著能勾起以前過年時候的美好回憶。 小時候在農村,每到過年大家都很忙碌也很開心,忙碌在不停的忙著這個干著那個,開心可以說蕩漾在每個臉上,小孩子更是扳著手指頭,倒計時的計算著哪一天過年。每年臘月25日開始,農村已經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,從這一天開始,每天都有相對固定的事情要做。 臘月25日,家家戶戶大掃除,家里凡是能搬的動的物品,什么大衣柜啊、床啊、八仙桌啊,統統搬到池塘邊和河邊。大人在家里大掃除,每一個角落,每一個房間都認真的清理。小孩子就在池塘邊清洗家具,整個池塘和河里全是家家戶戶的家具漂浮著,池塘邊到處是人,清洗的、搬運的、玩耍的,吵架的。家里打掃好了,家具清洗晾干再熱熱鬧鬧的搬回原位。 臘月26日,基本上是家家戶戶打年糕的日子。幾戶人家拼在一起,你家燒水蒸米粉,我家負責打米粉、揉米粉,他家則是做年糕,陰干。多少濡米,多少粳米,蒸多少時間,打成什么樣子,專門有老人指導。我們小孩子則在一邊湊熱鬧,圍著剛出鍋的米粉,一會拿團米粉吃,一會兒弄點米粉捏各種動物。 臘月27日,基本上家家戶戶做凍米糖的時間。也是幾家合在一起做,也有老人指導,紅糖放多少、白糖放多少、麥芽糖放多少,熬制幾分鐘,熬到什么樣子為止等。如果每戶人家按照泡泡類、炒米類、小米類、芝麻類等,一鍋一鍋的開始。聞著那個熬糖的香味,我就直流口水,用筷子去粘點糖,趁大人不注意趕緊吃一點。 臘月28日,開始家家戶戶做豆腐和豆制品。我們那邊對豆腐的需求量比較大,有無豆不成席的說法,有很多菜需要豆制品。所以每戶人家都自己磨豆做豆腐,做好豆腐再做香干、油泡、千張等,為過年和春節早早就準備好了。我最喜歡吃那個剛出鍋的油泡,總是忍不住抓幾個再抓幾個,脆脆的香香的,感覺那個油泡沾點醬油真是人間美味。 臘月29日,開始為過年準備好所有東西了。殺雞殺鴨殺豬殺魚,也有人家殺牛殺羊的,清洗各種蔬菜。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殺牛的,一群小朋友在一邊基本從頭看到尾,看著一頭牛最后變成一塊塊牛肉。當然有牛肉湯可以吃更是幸福的事情。殺牛人家會把牛內臟牛血牛骨等牛雜,放到祠堂門口那口大鍋里燒,燒熟了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拿碗隨便吃。村里面一直這個習慣,對于平時基本沒肉吃的年代,那真是美味啊。以至于現在每次回家,我都要去找這個牛雜湯吃上一碗。 年三十就忙了哦。 早上就開始寫春聯貼春聯年畫,把貼在門上去年的春聯認真的刮干凈,再貼上今年的春聯,凡是門上、窗戶上、床上、大件家具上都要貼,這可是一個累活。 中午就開始忙著燒水準備洗澡,基本上我們嫌麻煩,小孩子就直接在井邊用冷水一洗了事,也沒見的哪個人感冒了凍壞了。洗好了就開開心心的穿上新衣服新褲子新鞋子,那感覺真神氣哦。 下午陸陸續續開始有放鞭炮了,到了4點左右,鞭炮就開始密集了。父母把該準備好的都準備好了,我們家也開始了。一個豬頭一只雞還有其他酒什么的,先祭天再拜土地公,然后拜灶王爺,最后拜五谷神和六畜神。祈禱上天保佑,家人平安健康、萬事如意、五谷豐登、六畜興旺等。每個環節都有規定的程序和規范詞,我記得拜灶王爺一定要說:上天呈好事,下地保平安。拜六畜神肯定要說:日日長千斤,夜夜重萬兩。 終于吃年夜飯了,每年基本上就是那幾個菜,而且還必須按照秩序上。幾千年下來,根據習慣和習俗,已經把年夜飯的菜和點心都已經固定化和寓意化了。每到菜上來了,老媽總要說這個菜是什么寓意,有什么好彩頭的。如排骨燒藕,就是吃了什么都有(“藕”和“有”在土話中同音),吃魚當然是年年有余,吃年糕是一年比一年高,吃饅頭寓意會很發,最后一道菜肯定是青菜燒豆腐湯,寓意清清白白做人。魚我們那邊都吃鯉魚,而且我和老哥是必須狠吃的,鯉魚跳龍(農)門的寓意吧,吃雞鴨我們兄弟倆個只能吃翅膀,希望以后有機會飛上云霄吧。年夜飯任何一個菜和點心不能全吃完,多少總要留一點,應該也是樣樣有余的意思吧。 在吃飯之前是全部關門的,實際上就是告訴其他人,我們家還沒吃好。吃好年夜飯,就打開門,恭迎村人到我家的賀喜。我老爸或者老姐就帶著我們先去族長家,給族長行禮。族長也早已穿著整齊,坐在太師椅上等我們去了,有壓歲錢哦。反正我們從小就知道,只要姓邵的,吃好年夜飯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給族長行禮。然后就開始家家戶戶串門閑聊,開始打牌麻將看電視的。 初月初一,早上早早起床,老媽會把年夜飯吃剩下的所有菜跟飯混在一起燒,菜泡飯。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,怎么新一年第一天吃這個啊。沒辦法啊,也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,就當吃火鍋唄,也肯定是有寓意的呀。這個跟吃年夜飯所有菜不能全吃光是連在一起的,說明年年有余,樣樣有余,新年什么都有的吃。在以前,能吃飽肚子,能什么都有的吃,能年年有余樣樣有余,是很幸福的事情了。 然后幾個堂兄弟開始約時間去上山上墳。新年第一天就去拜祖宗,說明孝敬祖宗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。這一天幾乎是整個縣城全部出動,路上到處是人是車,可以說是老家最擁擠的一天。我們就留下老媽看家,其他的男女老幼齊出動,按照一直以來的慣例先拜哪個再拜哪個,燒紙點香放鞭炮行禮跪拜,按照輩分排隊輪流行禮。其實那些祖墳沒人指引說明,誰也不知道那是墳墓。從小老爸指著這個墳墓說,這是我的太太太公,邊上是他兒子,前面的是他兄弟,后面那個是他孫子……我就到每個墳前太太公、太太太公的很虔誠的叫著跪拜。只要我們稍微有點不認真,老爸就狠罵我們:沒有他就沒有我,沒有我哪里來你,對祖宗不認真對待,你還能對誰認真。女兒去上墳了,我就教女兒,這個你應該叫太太太太太公,女兒一臉茫然,但在我強迫和言傳身教下,還是跪著行禮了,現在再上墳也不需要多說,很自覺的去給每個祖宗行禮。我們村前面就是三座公墓山,這一天鞭炮放的,大白天也看不見,能見度不足20米,而且要好幾天才能散掉,空氣中一股濃烈的硫磺味。 下午,大家又一起去拜祠堂。我們邵氏宗祠離我們有幾里路,只要是姓邵的不管男女,都要去,全村人浩浩蕩蕩的,一路說著笑著。到了祠堂先稍微打掃一下衛生,再燒紙點香放鞭炮行禮跪拜,立馬祠堂里香火旺盛,煙氣籠罩。然后大家沿著走廊走上一圈,走廊上有我們邵氏家族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人物介紹和畫像。每年去祠堂,只要老爸在,老爸就一個個指著對我們說:這個是某某家的太公,以前做過什么官,干過什么事情。這個是當過幾品官,那個是進士、這個是什么將軍、那個跟著哪個皇帝打天下。最后基本訓話:你們都要光大門楣、光宗耀祖、留待后人做榜樣。小時候不以為然,長大了想當回事卻永遠沒機會了。現在拜祠堂我也帶著女兒跟她重復了老爸曾經跟我講的那些話,也希望女兒好好努力,爭取在祠堂走廊上有她的名字和畫像,但女兒很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:那還不容易,我自己畫一個上去就行了。 出了祠堂多了2個饅頭,祖宗保佑你新年大發啊。然后再去祖墳繞一圈,每人添一鍬土到祖墳。 正月初二,開始走親戚拜年了。農村親戚就是多,基本上一天要走好幾處親戚,全靠走路,到后來有了自行車不知道多少開心啊,走路走的累死,吃飯又吃的撐死。小時候因為我奶奶還健在,我們家是爺爺的舅舅家要去,奶奶的舅舅要去,老爸的舅舅要去,老媽的舅舅家要去,還有七大姑八大姨的,表兄弟表姐妹的,幾天下來,基本上把浦江所有村路走了一圈。其實我只想去自己舅舅家和阿姨家,其他親戚都不是我愿意去的。舅舅家從小長大的,習慣了,還有很多認識的小伙伴可以玩。阿姨家殺牛的,每次去牛肉隨便吃,還能帶個牛頭回去。十幾里路,兄弟兩個背、扛、拖、挑,一路上不知疲倦的花幾個小時,把牛頭弄回家。然后再花幾個小時鋸子鋸,斧頭劈、菜刀砍的把牛頭肢解成一塊塊,再用煤爐整整燒一個晚上。現在回家有車了,阿姨知道我喜歡吃,叫我去拿牛頭,我也嫌累,不愿意。 初六開始,有板凳龍、馬燈、花燈、社戲等各種民間東西開始了。各個村子之間相互比賽,相互斗氣,你來我往的。板凳龍我參加過幾次,前面位置我輪不到,中間位置不刺激,后面位置吃不消,弄得不好整個人飛出去。我還是比較喜歡聽戲,雖然不太聽的懂,但我喜歡那個音樂旋律和唱詞,小時候聽的比較多的是《梁祝》、《五女拜壽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碧玉簪》、《西廂記》等,正因為聽了這些,我才對唐詩宋詞生產了一定興趣。所有這些基本鬧到元宵,然后縣里會組織一場大家都參加的比賽和表演。元宵這天,我們那邊其實跟過年一樣熱鬧,甚至更熱鬧點。 現在過年除了吃就是睡,要不就在到處跑著。基本上更多的人花在電腦、手機、麻將等上面時間更多更長。交通越來越方便,但走親戚越來越不愿意,文體活動越來越豐富,但參加人越來越少,通訊越來越方便快捷,但交流溝通越來越乏味,菜肴越來越廣,胃口越來越差,花銷越來越多,心情越來越糟。連我們老家這么偏僻的小山村,年糕沒人打了,凍米糖沒人吃了,家具也不洗了,板凳龍沒人搞了,社戲沒人看了。 現在的過年和春節,是在中國幾千年農耕社會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一整套規范和程序,符合農耕社會的發展,體現的同樂、敬祖、宗族等觀念。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工業社會,而且正快速的進入城市化社會,以往很多春節過年的規范已經不適合這個社會的需要,很多規范和程序被淘汰和替代是在所難免的,但要建立起一整套新的符合現在社會需要的規范,還是需要一個很長,逐步的過程,但我相信,過年和春節這個傳統節日,一直會在中國土地上存在并發展,只是會越來越多的賦予新的內涵和形式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
紛擾的塵世,常常會有許多困惑纏繞,會有許多離愁別緒涌上心頭。就在這錯綜復雜里,也會有春回大地的時候,也會有鳥語花香。因此,我惟愿情感美好,歲月溫潤,惟愿青山不老,時光永存。 昨晚,看了黑龍江衛視播出的《見字如面》(情/ 愛/ 篇) ,那種“愿得一心人,白首不相離”的意境,被一封封書信所渲染,心潮起伏。 這一集中,有熱戀中的徐志摩和陸小曼熾熱發燙的書信往來,也有顧城和謝燁一見鐘情的傾訴衷腸,還有荷西寫信給三毛母親的信,表達著他對三毛的不放心,以及那些雞毛蒜皮背后凝聚著的深深的愛。 看到這里,我突然想起自己少女時代,也是一個三毛的忠實粉絲,對三毛的作品愛不釋手,三毛叢書至今仍保留在我的書架上,特別是對那“撒哈拉的故事”視為愛情典范,祈愿一生能有一位“荷西”,包容我、遷就我、摯愛我一生,實現愛情的凄美的圓滿。 其實,真愛并不總是光鮮美好的,真愛也食人間煙火,正如荷西,他一邊給岳母寫信,說三毛走到哪里都搞得雞飛狗跳,自己只能再忍受她幾年,一邊牽掛著妻子離家出走時是否帶藥,想著下星期怎樣騙她回家。因為他知道,三毛腸胃不好,心臟不好,敏感任性,還有健忘癥,她每天都要吃藥打針。三毛任性的程度,是我不敢涉及的,她一不高興,就可能會開車亂撞,與荷西鬧別扭了,就要回娘家,她把婚戒一摘就跑上飛機,在大庭廣眾之下抱著飛機門不肯松手,跟他回家……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,荷西卻如此深的愛著她,正如海子所說:“你來人間一趟,你要看看太陽。和你的心上人,一起走在街上。”三毛正是荷西的心上人,考驗了六年后,他便義無反顧地與三毛牽手,一起走進撒哈拉沙漠,構筑了屬于他們的人間天堂。 “人與人相識是多么的不容易,如若有緣相處更是極其珍貴。”可不是嗎,你我的牽手,就是我一生的幸運與福氣。 此刻,又想與你漫步在鋪滿花香的路上了,看白云悠悠,陽光嫵媚,享清風歡暢,嬌柔纏綿,挽著你的胳膊,沐浴在林蔭樹下,該是多么愜意多么幸福的事啊! 也許你不知道,從看見你的那一刻起,我的心田便長出了花,我聽見了花開的聲音,我看見了花開的美妙。 你好似一陣春風,軟軟地吹來,細數著光陰。一張照片,一首老歌,一段文字,不僅記載了我們流年里的淺吟低唱,更增添了我們生活的樂趣,把我們分分秒秒的美好,記錄下來,保存下來。如若能永遠與你風軟眉眼,該有多好! 有你的日子,即便尋常,也是芬芳,即便通俗,也會氤氳出詩意,神清氣爽。不管花期長短,不管風吹雨淋,我們都紅塵攜手,且歌且行。 以光陰的暖,以靈魂的香,以真摯的愛,以無盡的詩,護著花草,念在眉間!

歲月靜好,現世安穩,最終一生一世的約定,卻成了碾落塵土中的灰絮。 花落,花無聲,葉落,葉無語,剪下一寸清冷月華,遙寄遠方他軒窗。我伸手接過一片落花,綻放的如此絢爛,它不應該是為了永遠的燦爛想保持永恒么?為何竟自飄零。聽,或許你聽到那首江邊的曲子自然知道為何,花開只為賞花人,若你不在,花開為誰? 一念繁花,總有一片深藏于心間,飄零落軒窗,喚醒了藏在心底永恒的記憶。 當有一天,我告訴自己,再也無須假裝年輕,等待一段梨花似雪的相逢。忘記許過的諾言,告訴曾經攜手作伴的人,相安無事,莫多驚擾。而后,安然于小小的舊宅,坐在閑窗下,接春水煮一壺新茶,把經年世事都泡在里面。且相信,喝下這盞茶,一段人生,又將重新開始。 陽光下,賭書潑茶,靜坐小憩,偶有路人,打屋檐下經過。 只借問一句:驛路邊的梅花開了沒有?湖畔的楊柳綠了沒有?青墻黛瓦下,這短暫的邂逅,竟成了高雅的風景。有限的時光,反而讓我記住一個路人的風華。轉身的剎那,能感知到彼此眼眸中那一點淡淡的留戀。 漫步在昔日的躊躇里,看著葉飄,葉落,凋零著季節的過往。 卻也無意中蒼老了曾經的豆蔻年華,最終換來了無法改變的蒼白。那一年花落,回憶空手建了一座城,等待著一個故事,時光遠去,當城堡隨著我老去,等候著那個故事那個人,抑或守護著的是那段記憶,它只是一個思念尋常的動作,就好似我的右手交握住我的左手那么自然。 一襲思念的霓裳,起舞在婉約的春風里,訴著一腔的細膩思情。 古韻聲聲,纏綿著心中不滅的夢魂。滿眼憂傷的風塵,在你走過的浸滿離愁的塵世,遺落一地哀戚的痕跡,世間的繁花似錦,毫不留情的在年華的窗幔上,投下一片斑駁的剪影。揮筆宣紙,寫不盡的離愁,風干了誰的想念? 那一季花開,你轉身離開,我還在那里為你恪守此刻的繁花似錦。 這一季花開,你早已離開,誰還能將你此時的記憶銘刻成碑,供你敬仰? 此刻的記憶也就只剩那座曾經一直苦等的空城,我再也到不了曾經的彼岸,于是回憶化成了斷橋,把你我隔成隔岸觀望。 此岸,花落已成空,彼岸,花開已成海。 落葉堆砌了多少個冢,落花尋了多少次的夢,眼淚染紅了多少的花兒卻也換不回他回來的身影。那馬蹄聲只是過客,歸人何時回?流淌門前的小溪帶不去你的憂愁,哪知落花終隨流水去,道是無情也有意。 曲已終,紅繩斷,豈知那些芳香確是今生無法放棄的記憶。 我起弦剎那,奏一曲海角天涯。你起舞輕紗,攜一地爛漫青花。聽弦斷,斷那三千癡纏。 墜花湮,湮沒一朝風漣,花若憐,落在誰的指尖。

窗外,夜涼如水,空氣吸進喉嚨仍然空蕩蕩。記得大學時候,我和室友們總喜歡在熄燈后的夜晚,躲在被窩里開臥談會。幾個人腦洞大開聊得火熱,但最后話題總會落到生活里,我們常常暢想未來的生活。 室友A是熱愛旅游的文藝少女,她做著幾份兼職,期待畢業以后能在云南開一家客棧,養兩只狗三只貓,房間不必太多,但每一間都要有特色。 室友E毛筆字寫得極好,從小跟著奶奶學唱黃梅戲,但她更喜歡縮在廚房里做飯。她說,“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完美的家庭主婦,在慵懶的陽光下洗手擇菜,烹飪美味可口的食物。” 室友M古靈精怪,她說,“我從小最大的夢想就是做個商業女王,我要把A的客棧開遍全國,然后把E的美食包郵到每家客棧。最重要的,就是在每個客棧旁邊開一家夢想回收站,低價收購高價出售。” 時間給得起旺盛的向往,年輕本身已是光芒萬丈。 當然,成長經歷過迷茫和窘境,經歷越多,就越能看到世界的宏大和自己的渺小。 畢業后的我們逐漸明白,心血來潮的美夢來得快去得也快,而真正的夢想往往很不起眼。你可能傾盡全力不能到達,但每一天的流失里,你都能感覺到它的無遮無攔。 A沒能成為客棧老板娘,而是成了房地產公司的部門經理;E的確每天都在品嘗不同的美食,卻是別人做的,她現在是一家美食雜志社的編輯;M的商業帝國成了海市蜃樓,她現在是馬爾代夫的一位潛水教練;我也是,當初一心期待去雜志社的我如今做著嚴謹的財務工作。我們都沒能成為當初造夢時所期待的自己,也沒有不顧一切去改寫現狀,但是這并不代表夢想真的逝去,它消失在眼前卻藏匿在心底,然后慢慢地改變了我們。 A的業余時間都在學習室內設計,她還在網上發了自己出租房裝修前后的對比帖,她寫的低成本裝修攻略大受追捧;E是一家公益組織的志愿者,周末為空巢老人收拾房間洗衣做飯,陪老人們聊天;M開了一個學潛水的微博,發布許多被采訪的游客的故事,在這里,你會發現原來世界上有很多人用你未曾想過的方式生活著,彼此有著不同的價值觀,紛繁有趣,讓理解的人共鳴,讓不懂的人嘆息。 成長的過程就像一面鏡子,透過它,你可以看到以往臉頰緋紅滿心期待的自己。時光垂暮,鏡中所窺的景象已經物是人非,你也驚醒于自己青春不再的現實。因這回憶,你卻可以重省一次自己,在逐漸消逝的歲月里,再度找到一個昂揚的憑借,為日后的所行所為賦予一層新的意義。 青春的紀念物,從來不是年輕的腰肢和使不完的力氣,甚至也不是那些未完成的遺憾和痛苦。青春最珍貴的禮物,是回憶留給你的沒心沒肺的遺忘能力,年輕的我們總能比現在更輕易去忘掉不美好,因此也比現在更多地感覺著生命的喜悅。 生活從不會因個人喜好而改變規則,我們多數時候需要經歷許多好與不好的體驗之后,才能確定自己最后的選擇。 成熟并不意味著放棄對美好的向往,而是學會接受現實,學會在現有的舊物上擁抱新的快樂。縱然青春留不住,也不要為此耽擱行程。 >>>更多美文:生活感悟

QW155CW58PKM14

 


踏輕洋蔥鴨湯頭濃郁口感 》露營料理的省時秘訣,快速準備美味餐點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食譜 》懶人露營食材清單,輕鬆準備戶外料理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86g4by2 的頭像
    e86g4by2

    林坤正的開箱嚴選推薦

    e86g4by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